《亲子博物课》是一种旨在通过博物馆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的课程形式,它结合了传统文化教育和现代教育理念,为孩子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体验。以下是一些课程的特点:
传承文化:这类课程通常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传播先进文明为宗旨,依托博物馆的丰富资源,如国宝级展品等,为孩子们提供直观的历史和文化学习材料。
启发教育:课程设计注重启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探索力,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实践体验:通过观察、摹画文物等互动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和理解文化知识,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多样化内容:课程内容丰富多样,包括考古、历史、艺术等多个领域,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参与,如“稚趣博物馆”系列课程主要面向4-6岁的幼儿,而有些课程则适合6-9岁的青少年。
专业引导:课程通常由专业的文化导师或教育工作者带领,确保孩子们能在专业的指导下学习和体验。
亲子互动:这些课程鼓励家长陪同孩子一起参加,增进亲子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和学习。
总的来说,亲子博物课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它不仅能够提升孩子们的文化素养,还能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育模式。
138.寓教于乐学科学《亲子博物课》资料,本资料共2.29 GB,本站会员可通过百度网盘转存下载。此资料由学霸资料网收集整理。
资料目录(合计:2.29 GB):
138.寓教于乐学科学《亲子博物课》
├─ 01课 预备课.mp4 [25.28 MB]
├─ 02课 01 神奇的螺与贝_.mp4 [179.29 MB]
├─ 03课 02 河蚌与海水贝.mp4 [354.62 MB]
├─ 04课 03 养一只小蜗牛吧.mp4 [321.55 MB]
├─ 05课 04 养一只小螃蟹.avi [291.37 MB]
├─ 06课 05 螃蟹大家族.avi [278.19 MB]
├─ 07课 06 其他节肢动物.avi [297.2 MB]
├─ 08课 07 种植一棵:晶莹的茅蒿菜.avi [272.05 MB]
├─ 09课 08 观察捕蝇草与猪笼草.avi [330.01 MB]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