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夜话》是清代王永彬所著的一部富有深远影响的儒家通俗读物:
基本信息
作者:王永彬,字宜山,人称宜山先生,一生经历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五个王朝,其人品和学识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评价。
创作年代:清朝咸丰年间。
内容构成:全书共分为221则,以“安身立业”为总话题,分别从道德、修身、读书、安贫乐道、教子、忠孝和勤俭等十多方面揭示了“立德、立功、立言”皆以“立业”为本的深刻含义。
书籍特点
语言亲切自然:作者虚拟了一个冬日拥着火炉,至交好友畅谈文艺人生的情境,使本书语言亲切、自然、易读。
文辞浅近明晰:全书以短小精辟、富有哲理见长,言简意赅,情真意切,意境深远。
蕴含人生哲理:书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独到见解,将先哲智慧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领略人生哲理。
主要观点
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如“忠孝两全的孝义之道”,认为“孝子忠臣,是天地正气所钟,鬼神亦为之呵护”。
提倡勤惕自省的教育之道,主张从小培养子弟正直、宽大、无所隐藏的气概,并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反省自己的行为思想。
重视立德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认为一个人应该时刻保持廉洁方正的品行和羞耻之心,守住道德的底线。
倡导诚恕友善的交往之道,强调与人交往须慎重,应结交有助于自己身心的朋友,并做到宽容忍让、为他人着想。
提出平情应物的修身之道,主张待人接物要用平和的心态,以古代贤者为榜样,收敛锋芒,韬光养晦。
后世影响
《围炉夜话》与《菜根谭》、《小窗幽记》并称为处世三大奇书,自问世以来一直备受推崇,对于读者感悟中国文化、修养心性都有不小助益。
总的来说,《围炉夜话》不仅是一部文学佳作,更是一部蕴含深刻人生哲理的宝典。它以独特的魅力和智慧,启迪着后人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清醒与坚定,如何修身养性、为人处世。
目 录
总序
前言
教于幼正大光明,检于心忧勤惕厉
俭以济贫,勤能补拙
平常话却稳当,本分人常快活
处事为人作想,读书须自己用功
严可平躁,敬以化邪
勤修恒业,审定章程
名利不可贪,学业在德行
心正见神明,人生无安逸
有才者如浑金璞玉,为学者如行云流水
要以德化人,勿以财累己
恶乡愿,弃鄙夫
明辨是非,不忘廉耻
权势如烟云过眼,奸邪无事生非
不为富贵所动,常将忠孝记挂
物命可惜,人心可回
静而止闹,淡而消窘
行善救人,脱身俗情
胸怀大志,脚踏实地
贫贱不能移,富贵要济世
即物穷理,名副其实
待人不可势利,习业万勿粗心
做事要问心无愧,创业需量力而行
气性乖张无足取,言语矫饰属可疑
守拙可取,交友宜慎
放眼读书,立跟做人
持身贵严,处世贵谦
善用其财,无愧其禄
交益友,立品行
守口如瓶,持身若璧
不较横逆,安守贫穷
白云山岳皆文章,黄花松柏乃吾师
行善自乐,奸谋自坏
以人为镜,防微杜渐
知己之错学问进,取人之长德业增
敬人者人恒敬之,靠人者莫若靠己
学长者助人之道,识君子修己之功
奢侈悭吝俱可败家,庸愚精明都能覆事
安守本业,不合浊流
衣食比下有余,学业比上不足
贫富不改志,义利自选择
富贵要谦恭,衣禄需俭省
作善降祥,不善降殃
和平处事,正直居心
君子拯救尘世,圣贤关心民生
偷安败家,争赀必伤
诚实谦恭兴业,忠厚勤俭兴家
莲朝开而暮合,草冬枯而春荣
自伐自矜当戒,我自求仁求义
贫寒更须读书,富贵不忘稼穑
俭可养廉,静能生悟
助人在于有心,虑事在于精详
饱暖则气昏志惰,饥寒则神紧骨坚
愁烦中具潇洒襟怀,暗昧处见光明世界
势利者行为虚假,浮躁者一事无成
心胸坦荡,平淡养气
求其理则数难违,守其常变亦能御
和善为祥瑞,骄恶必凶败
人生不可安闲,日用必须简省
远见卓识,铁面无私
责己不责人,信己亦信人
通达事理,无做作气
正直之心,留名后世
后天需努力,小节要谨慎
忠厚受人尊敬,平淡趣味深长
交正直友,学德高人
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
境遇无常须自立光阴易逝早成器
川学海而至海,莠似苗而非苗
守身必谨严,养心须淡泊
有德不在有位,能行不在能言
称誉易无怨难,田产不如恒业
多记先贤格言,闲看他人行事
身为重臣而精勤,面临大敌犹弈棋
有济人之心,无争强之意
能读书即有福,教子弟即创家
教子勿溺爱,子堕莫弃绝
专心可立功,偏见易败事
不忘艰难之境,不存侥幸之心
亡羊尚可补牢,羡鱼何如结网
道本足于身,境难足于心
知错即改,不甘堕落
淡中交耐久,静里寿延长
深思熟虑,委曲求全
聪明不外露,耕读可兼营
享受适可而止,学问永不知足
勿与人争,惟求己知
山水是文章化境,烟云乃富贵幻形
察伦常留心细微,化乡风道义为本
不行欺诈,不享安闲
忍让非懦弱,自大终糊涂
功德文章传后世,史官记载忠与奸
苟且不能振,庸俗不可医
让退一步容易处世,最后一刻不可松劲
无学为贫,无德为孤
知过能改,抑恶扬善
诗书立业,孝悌做人
得意勿忘形,苦心终有报
自知之明,不卑不亢
幕中之宾皆同志,座上之客皆正人
种田要尽力,读书要专心
要栽培子弟,勿暴殄天物
板凳要坐十年冷,光阴切莫轻易过
不失良心,要行正路
专务本业常乐,为天下百姓常忧
求死难救,求福在己
身不正难有好子弟,依势者必有真对头
为学要静敬,教人去骄惰
直道教人,诚心待人
粗粝能甘,纷华不染
性情执拗不可谋事,机趣流通始可言文
不必事事能,与古人心相印
无愧于心,收效桑榆
创业维艰,毋负先人
生时有济于乡里,死后有可传之事
齐家先修身,读书在明理
积善有余庆,多藏必厚亡
修身求备,读书求深
有守与有猷有为并重,立言与立功立德并传
求教受劝,向善进德
要有真涵养,要写大文章
为善在让,立身在敬
是非自明,得失自知
仁厚是儒家之道,虚浮为今人之过
莫之大祸,起于不忍
体察他情,有益他人
读书积德,事长亲贤
虞舜立五伦之教,朱熹集四子之书
意趣清高,志量远大
势家女难待,富家儿难处
钱造福也能生祸,药救人也能杀人
身体力行,集思广益
耕读成其业,仕途不玷污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