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自觉又主动》是由国际知名脑科学家丹尼尔·西格尔(Daniel J. Siegel)与儿童心理治疗师蒂娜·佩恩·布赖森(Tina Payne Bryson)合著的育儿经典书籍。该书基于神经科学与心理学研究,提出了培养孩子“开放式大脑”的核心理念,旨在帮助孩子实现自觉、主动的成长状态。以下是关于该书的核心内容与特色:
一、核心理念:开放式大脑
什么是开放式大脑?
指孩子具备平衡力、复原力、洞察力和共情力四大特质,能够灵活应对挑战、管理情绪、自我反思并理解他人。这种大脑状态源于神经可塑性,通过科学养育可逐步塑造145。
对比防御式大脑:开放式大脑更乐于探索(如主动学习、沟通),而防御式大脑倾向于逃避或对抗25。
为什么重要?
拥有开放式大脑的孩子能主动拥抱挑战,而非被动接受指令,从而形成终身受益的自驱力与高情商14。
二、作者背景与权威性
丹尼尔·西格尔:
哈佛大学医学博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精神病学教授,脑科学领域先驱,提出“全脑教养法”“第七感”等革命性理论,其作品被译为多国语言15。
本书延续其脑科学与育儿结合的风格,强调“神经科学赋能教育”15。
蒂娜·佩恩·布赖森:
南加州大学博士,儿童心理治疗专家,擅长将临床经验转化为实用育儿策略。两人合作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提供可操作的育儿工具12。
三、核心策略:培养四大能力
平衡力(掌控情绪与行为)
三色区模型:通过“绿色区”(平静)、“黄色区”(警觉)、“红色区”(失控)帮助孩子识别情绪状态,学会自我调节12。
日程平衡:合理安排学习、玩耍、运动与休息,避免过度压力或放纵,维持大脑稳定15。
复原力(应对挑战与挫折)
“推一把,拉一把”:在孩子尝试新事物时,通过适度支持(拉)与鼓励(推),扩展其舒适区25。
成长型思维:关注“能力培养”而非“行为纠正”,如表扬努力而非结果14。
洞察力(自我反思与自信)
“暂停的力量”:教孩子在情绪爆发时暂停,以观察者视角审视自身,促进大脑整合15。
球员与观众视角:区分“沉浸体验”与“抽离反思”,帮助孩子理解行为与情绪的联系25。
共情力(人际沟通与理解)
五维共情力:通过识别情绪、倾听、表达关怀等维度,培养孩子换位思考能力15。
亲子互动技巧:用开放式问题(如“你感觉如何?”)替代指令,激发孩子主动表达24。
四、实用工具与方法论
9项实操策略
如“健康心智餐盘”(包含专注、玩耍、运动、内省等7种日常活动),帮助孩子全面发展大脑功能5;
通过亲子漫画、问答练习等趣味形式强化学习24。
三色区沟通模型
根据孩子的情绪状态(绿/黄/红区),调整家长回应方式(如绿色区鼓励自主决策,红色区优先安抚)12。
应对常见场景
写作业拖延:用“25分钟专注+5分钟休息”拆分任务,配合计时器建立节奏1;
社交冲突:引导孩子描述事件经过,通过“故事复述”培养洞察力与共情力5。
五、书籍特色与适用人群
科学性与实用性结合
融合脑科学理论(如神经可塑性)与临床案例,提供“理论+实践”的完整体系14。
互动性强
含自测题、亲子活动、漫画插图,帮助家长和孩子共同实践开放式大脑训练24。
适合谁读?
希望培养孩子自驱力的家长;
热衷科学育儿、寻求长期解决方案的家庭;
教育工作者或对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
目录
第1章 什么是开放式大脑
开放并不是纵容
可塑性给大脑无限可能
开放式大脑的四大特质
第2章 平衡力:掌控情绪和行为
平衡是一种可学会的能力
平衡与绿色区
测一测孩子的平衡力
亲子关系中的平衡
开放式大脑的平衡有效点
平衡的日程,平衡的大脑
自由玩耍发展平衡力
测一测孩子日程的平衡度
你能做什么:用开放式大脑策略促进平衡力
亲子互动 教给孩子平衡力
父母成长 如何提升自己的平衡力
第3章 复原力:热爱挑战,百折不挠
培养能力,而不是消除行为
扩展绿色区
推一把,拉一把
你能做什么:提升复原力的开放式大脑策略
亲子互动 教给孩子复原力
父母成长 提升自己的复原力
第4章 洞察力:了解自己,建立自信
构建有洞察力的大脑
球员与观众:观察者的体验
暂停的力量
把暂停的威力教给孩子
你能做什么:提升洞察力的开放式大脑策略
亲子互动 教给孩子洞察力
父母成长 提升自己的洞察力
第5章 共情力:善于沟通,丰富人际交往
孩子太自私了吗
五维共情力
提升共情力
共情的科学
你能做什么:提升共情力的开放式大脑策略
亲子互动 把共情教给你的孩子
父母成长 如何提升自己的共情力
结语 开放式大脑,开放式成功
附录 开放式大脑知识要点
致谢
译者后记
评论0